自11月11日合肥热电提前启动供暖以来,今冬供暖引起人民网、新华网、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之声、安徽经视、合肥电视台、合肥日报、合肥晚报、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从内容上看,以热源生产、管网运行、用户服务等报道为主,集中展示了合肥热电“冷暖小管家”风采,“真心、热心、细心、耐心”的“四心”服务标准更加深入人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今冬供暖保障工作,合肥热电多措并举、亮点纷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推动服务能力再提升。
突出服务职能有“力度”。营销公司、管网运行公司作为合肥热电对外窗口单位,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对管网运行公司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仅保留服务和抢修职能,剥离其他无关职能,轻装上阵,集中力量做强服务主业。其次是以服务督察部为依托,加强对供热服务过程的跟踪督察,进一步强化服务督察职能,实现闭环管理。最后是选齐配强营销公司、管网运行公司经营层及核心骨干,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优化营商环境有“速度”。构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的供热服务体系,持续压减审批事项,建立用热全过程“一站式”服务机制。推进“供热报装一网办理”,压缩办理时限,实行“一表申报制”,办理时限由4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
推动流程再造有“深度”。围绕制度建设这个核心,对制度、流程、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把流程再造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向。经过梳理,共计查找出标准化体系文件短板150项,其中体系文件新增18项、修订112项、废止合并20项。目前已完成体系文件评审,形成2021年版“1+8”标准化体系,共457项体系文件。通过修订、整合,现有标准化体系文件实现了“事事有依据”“人人有责任”“件件有落实”,确保体系文件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全覆盖。
实施智慧供热有“强度”。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推行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线上缴费方式,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缴费业务。同时,合肥热电网上营业厅将于近期上线运行,集报装、开通、缴费、报修、报停等业务为一体,实现供热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掌上查”“掌上问”“掌上办”“掌上评”。
落实“四心”服务有“温度”。合肥热电对近几年各类投诉、热线、领导信箱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切实做到直面问题不绕不躲不推,分门别类、精准施策、逐项销号。连续十二年实行“看天供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组织开展“冷暖小管家”为民服务进小区活动,践行“真心、热心、细心、耐心”的“四心”服务标准,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做到热情服务零距离;举办“夏供新小区服务提升培训”“供热系统知识”培训会、合肥市2021年度(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热电专场)等培训,开展服务技能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购置移动燃油能源站,创新实施“不停汽快速抢修”,解决停汽抢修难题;在做好日常保障的同时,配齐配强抢修设备和人员力量,做大做强供热抢修中心,提高供热应急保障能力;对南国花园等小区站房进行降噪改造,用钉钉子精神解决站房噪音问题,后续还将合肥市老旧管网改造纳入实施计划,切实提升供热质量和供热效果。
另外,合肥热电还坚持对标对表,拉高工作标杆。先后组织人员前往北京、杭州、无锡、西安、太原、常州六个城市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和同行业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引他山之石、悟攻玉之道、明解决之策。
合肥热电将继续以打造“冷暖小管家”服务精品品牌为依托,牢固树立“公用服务无小事、公用服务无借口、公用服务无止境”的工作理念,深入践行“真心、热心、细心、耐心”的“四心”服务标准,努力当好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服务保障民生的“后勤部”、合肥高歌猛进的“风景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