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红色引擎,汇聚澎湃动能;引领创新发展,共谱时代华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合肥热电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找短板、促提升、见成效”服务能力再提升专项活动。聚焦主责主业、擦亮民生底色、做好结合文章,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为民办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践中,以党建创新引领新时期发展,用党建聚集发展新动能,为合肥市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贡献力量。
【探究】
中央级专家为何点赞合肥热电“红色引擎”
6月19日,半月谈基层党建单位座谈会暨合肥热电集团党建品牌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来自中央国家部委、半月谈杂志社以及中央媒体的有关专家,纷纷点赞合肥热电“红色引擎”党建特色品牌,共同探讨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党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市城乡建设局的坚强领导下,合肥热电克服多种困难,精准实施“32111”发展战略,激发改革动力,打造党建“红色引擎”,为发展积聚动能。
“党建强、发展强”,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是检验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准。“红色引擎”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胜势,推动合肥热电实现了“三变三升”——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单一集中供热企业向能源环保型企业转变,从生产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主要经营指标稳步上升、员工获得感上升、品牌影响力上升,合肥热电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征、南方特色、合肥特点的南方供热标杆企业。
【关注】
党建引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合肥热电立足公益公用类企业定位,依托“红色引擎”党建品牌,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热电结合企业实际,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不断增加用户制冷、供暖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今年4月中旬,合肥热电集中供热报装申请正式接入合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自此企业办理供热业务实现“零跑腿”。
对于新举措带来的好处,作为首个通过该平台申报的集中供热项目,安徽莱悦酒店的负责人感受颇深。“我提交申请后,合肥热电工作人员就主动和我联系,节省了现场来回跑的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了!”集中供热报装线上办理看似小事,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
通过线上办,优化营商环境有力度。构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的供热服务体系,持续压减审批事项,建立用热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机制。推进“供热报装一网办理”,实现了部分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免跑腿”办理。精简报装申请资料,实行“一表申报制”,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由4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
通过掌上办,推进智慧供热有速度。为使广大用户更方便、快捷缴纳热费,充分运用“互联网+收费”的工作模式,推行合肥热电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缴费方式,用户“足不出户”可用手机办理缴费业务,开启“智能缴费”模式。下一步,将实现供热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掌上查”“掌上看”“掌上问”“掌上办”“掌上评”,让手机成为为民服务的新窗口。
通过上门办,实现贴心服务有温度。打造“冷暖小管家”服务品牌,连续十一年“看天供暖”、十二年“看天供冷”,不断增加用户制冷、供暖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开展服务进小区活动,创建“党员示范岗”,让居民“少跑腿、不跑腿”,做到热情服务零距离,搭起与用户间的一座“连心桥”。
【保障】
凝聚党建合力融入全市发展大局
“在热源生产、新能源、管网运行、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用户服务方面是否存在短板,是否存在保障能力与我市发展不相匹配问题。”根据市国资委统一部署要求,今年5月份以来,合肥热电深入开展“找短板、促提升、见成效”服务能力再提升专项活动。旨在推动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履职担当进一步增强,努力打造公用企业真心、热心、细心、耐心的“四心”服务品牌,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要聚焦主责主业和工作职能,从顶层设计层面重新查找短板,紧紧围绕标准化体系文件这个重点核心,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合肥热电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把“改”字贯穿活动始终,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
“热电的服务很贴心,在现场多次了解我们的用能需求后,通过夜间检修施工,很好保障了用户需求。”省立医院南区工程部负责人表示。让他感慨的是合肥热电从5月23日晚上到24日凌晨开展的“夜间抢修行动”。
合作化路、休宁路热源出口主管网建于2004年,合肥热电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检时发现,管线存在5处故障点给周边车辆、行人带来安全隐患。鉴于沿线医院、酒店等用户夜间用汽较少,合肥热电集中精锐力量,在夜间用汽低谷期检修作业,把对用户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安排临时移动燃油能源站,及时保障用户用热不受影响,切实做到“抢修不停汽”,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5月29日,合肥热电秉承“看天供冷”服务承诺,较法定日提前7天启动2021年夏季集中制冷工作。合肥热电2020-2021采暖季比法定供暖周期足足多了19天。践行“看天供冷”的背后,不仅是供热企业在热源生产、输配、管网运行、用户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流程再造,更是实打实的民生账。面对煤炭价格持续暴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合肥热电主动自行消化,增加民生红利,折射出城市公益公用类企业的民生观。
为满足城市持续增长的供热需求,前不久合肥热电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行。合肥热电铁路专用线每年转运煤炭量约80万吨,将有效缓解合肥热电煤炭保障及国铁东站运输压力,提升全市供热保障能力。
为保障“合肥造”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供应,安徽智飞龙科马新冠疫苗生产线规划扩容,新建厂区有望8月份正式投产。为满足智飞龙科马扩建生产线、提升新产能的需求,合肥热电提前部署,以新能热电联产项目一期B标段工程扩建为契机,抢抓智飞龙科马新建生产厂区专用供热蒸汽管道建设,助力构建牢固的免疫“防火墙”,将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熏陶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实际行动。
聚焦城市供热保障服务,秉承“知心冷暖、共守蓝天”的使命,合肥热电已经探索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红色引擎”党建工作模式。围绕“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这一课题,以党建标准化带动管理标准化,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汇聚干事创业之力,在供热行业走出了新路子,为同行业提供了有益经验,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书写出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相关附件: